“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
“每位为疫情奋斗的工作人员是多么美丽”
“超级喜欢方大哥,人超级nice,特别会照顾人......”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这位历经24小时归国的留学生说出了发自肺腑的一字一句,道出了疫情防控第一线“战士”们的艰辛和守候。在机场这严防境外输入的第一道关口,多少人,为家国,坚决逆行;为抗疫,勇赴战场......
而话语中,这位“方大哥”的战疫故事,还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闻令而动,坚守前线53天
“好的,我立马返岗。”大年初三这天,湖里区台港澳办公室方旭明收到了来自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返岗通知,他没有怨言,因为他知道,比起和家人享受团圆的春节,防疫工作更需要他,辖区台胞还等着他。
几千条电话、短信、微信,近百次企业走访......复工复产之际,方旭明用“声音”传递了几百条疫情信息、防控知识、复工政策,用“脚步”走遍了辖区每一家台资企业,整理收集企业反映的多个问题,及时向领导和上级部门反馈,并帮忙协调解决。
即使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方旭明仍不“满足”,他说:“疫情形势严峻,能多做一点是一点”。于是,白天因为上班没有时间的方旭明,还利用晚上时间到所在社区帮助排查外来人员、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等,落实“双报到”,践行一名党员的担当和使命。
当听到大家反应“一个口罩用了一天还舍不得扔”时,方旭明十分担忧、心急如焚,多番寻求购买防疫物资的渠道。可是,疫情当前,物资十分紧张。考虑到个人力量有限,方旭明和家人商量后,拿出了自己2019年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奖励金10000元捐献给湖里区红十字会,委托购买防疫用品并发放给抗疫一线的人员。
方旭明带头奉献爱心的这一举动也感染了湖里区的台胞台商们,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展现同胞之情、抗疫之爱。连续53天,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方旭明一直活跃着、坚守着,把守护大家的安全,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向心而行,转赴机场再战斗
“好的!我会按时去机场分流中心报道!”3月19日,一接到区委组织部电话,方旭明二话不说,当天晚上就整理行装来到机场分流中心指挥部,受领任务。这一天,是他战斗的第54天。自境外疫情暴发增长以来,湖里区一批又一批的“战士”们,肩负使命与希望,进驻厦门高崎机场分流中心。方旭明,正是这108名防疫“好汉”的其中一位。
面对境外疫情暴发,方旭明深知此刻形势严峻,但他没有畏缩,主动前往机场这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关口,从复工复产战线直接转战支援机场专班,助力守住“大厦之门”。
入境旅客激增、休息时间极少、作息紊乱、防护服密不透风、人手少任务重......面对艰巨的任务和需要克服的种种困难,方旭明没有任何抱怨和不满,每天带领机场专班业务三组的21名成员完成入境旅客的检测、分流、转运、安置等各项工作,确保“不错一个、不漏一人”,军人“连续作战、敢打硬战”作风在他身上充分体现。
为了更好地完成入境旅客的分流工作,方旭明充分发挥和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三组的所有成员做到“三个一、三个精准”,即奉献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份心意,确保人员精准分流、信息精准录入、安排精准到位,用爱的力量筑起入境疫情防控关口。“我们的队员都是好样的!”提起自己带领的机场专班业务三组,方旭明的言语中溢满了骄傲和自豪。
3月27日这天凌晨,方旭明还带领机场专班业务三组的10名党员,在连续10个小时身着防护服进行防疫工作的间隙,举行了向党旗宣誓表决心、践承诺活动,号召广大党员以最强作风、最严纪律、最好服务,在抗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这样一幕画面感染了机场专班的全体人员,大家纷纷表示更加充满干劲和斗志,坚决早日打赢“第二场战役”。
为爱出征,舍家为国终无悔
穿上防护服,他是一名不畏艰险、奋勇当先的防疫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也是父母的期望、妻女的靠山。人前“雷厉风行”的他,背后也有许多“侠骨柔肠”。
2019年,方旭明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得知儿子被中央领导亲切接见,远在安徽老家的方父方母“高兴坏了”。春节期间,方旭明欢喜地将父母接来厦门一起过年。但是,接到指挥部通知的他,仅仅只陪爸妈吃了顿年夜饭,便匆匆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本来想陪爸妈好好逛一逛厦门的,但都没来得及”,方旭明不怕疫情艰险、不忧工作辛苦,唯独心中对父母的牵挂割舍不下。方母还曾念叨:“我们都已经80多岁了,这次来了厦门,以后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听到母亲的话,方旭明的心都被“揪疼”了,心中满是对父母的亏欠和内疚。
当方旭明提出要去机场时,方父方母更是担忧不舍、止不住地流泪。但即便如此,他们却一直说道:“你放心地去机场,家里不需要太担心,我们老两口会照顾好自己,你也要做好防护。”
同样放心不下的还有方旭明的妻子,连日来“没能通上一个完整的电话”。心中担忧过度的她,通话时总是哽咽不止,却又不愿丈夫分心影响工作,因此每当泪满盈眶,她总是先挂断电话,直到情绪平静后再拨通......方旭明的妻子在机关单位工作,本就因防疫一直忙碌的她,一面担心在机场“拼命”的丈夫,一面还要牵挂在国外留学的女儿......疫情面前,这一家五口承载了太多的思念、牵挂、不舍、担忧,虽各居几地,心却始终紧紧地连在一起。
“等疫情结束了,希望我们一家能坐下来好好吃顿团圆饭”,这是方旭明最朴素的愿望。但是分别容易团聚难,4月3日清晨,方旭明接到父亲的电话,本想和往常一样向父母问好,可电话那边却传来母亲的哽咽声,方旭明急切地问:“妈,您怎么啦!”电话那头迟迟没有回应,方旭明的心都揪了起来。许久,他才听到妈妈沙哑的声音:“儿子啊,我跟你爸在车站了,今天回老家了,你安心工作,不要挂念我们......”听到这里,此时这位50多岁的儿子,已是满脸泪水,他怕父母听到哭泣声,许久才憋出一句话:“爸妈,儿子对不起您们......”就再也说不下去。方父方母就这样,带着对儿子的牵挂坐上了回老家的动车......
多少“战士”扛着使命,多少家庭冲在一线,我想,疫情结束后一顿美好、安宁的团圆饭,正是许多家庭同样的希望吧。
带着父母的牵挂,带着后方的支持,方旭明工作起来更有干劲、更有奔头了。“疫情大于一切,现在正是组织需要我的时候”,面对疫情,他许下铮铮誓言,舍小家、顾大家,和千千万万防疫战士一起,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胜利果实守护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