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
集美的“红马甲”们逆行而上
开展抗疫志愿服务超1.5万场
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
今天是雷锋日
让我们走进这群身边的“红人”
集美是嘉庚精神的发源地,文明奉献是人文集美的一个重要注脚。据不完全统计,集美区目前共有285支志愿服务队、55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疫情发生以来,集美区依托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抗疫,“红马甲”们逆行而上。据不完全统计,集美区开展抗疫志愿服务超1.5万场,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
在铁路厦门北站和高速公路杏林、厦门、厦门北三大出口,总能看到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耐心检查车辆、为人员测温,为厦门“北大门”筑起防控“铜墙铁壁”;心灵绿洲志愿服务队开通多条心理防控热线、数十个心理防控群,为居民们提供心理辅导;卢妈妈爱心队默默守在抗疫战线后方,贴心服务五保户老人……一个多月以来,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旗下的老牌志愿服务队一如既往活跃在各个角落,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补充力量。
披上红马甲、戴上口罩,他们就是战士——从党员到群众,从退役军人到专业社工,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筑起基层抗疫的第一道防线。
集美街道盛光社区
杏林街道高浦社区
高浦社区退役军人联谊会的51名党员组织83名退役军人到社区报到,并立下“军令状”,24小时参与疫情防控检查。
灌口镇田头村
田头村退役老兵林甘堂不忘军人本色,主动请缨到村口的检疫站值勤,为抗疫贡献力量。
侨英街道
侨英街道有大量中小企业需要备案复工,海凤社区实践站的社工逐一打电话询问企业复工、员工返工情况,为企业提供备案资料。同时,为物资短缺的企业送去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品,实现复工、送暖两不误。
后溪镇
后溪镇新村社区流动人口比例达85%以上,社区实践站积极配合社区,每天致电居民,耐心询问返村时间、返厦路线、身体状况等,登记并整理了上千名居民的返厦信息。
后溪村实践站的志愿者杨宋玲古道热肠,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杨姐”。2月以来,外地务工人员逐渐返厦,杨姐不仅积极协助社区监督外来人员居家隔离,还参与协调村部与外来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有租户需要居家隔离,她主动代为购买生活用品,让他们在异地他乡感受到厦门的温暖。
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平台
他们
(FM89.2“心灵绿洲”《“疫”路同心》特别节目)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一些企业职工出现了忧虑和焦躁情绪,不少人通过QQ向集美区心理学会会长、心灵绿洲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林赞歌博士求助。
疫情发生后,集美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整合辖区心理专家资源,于1月28日开通“集美防疫抗疫在线心理”QQ群、“心理热线0592-6102345”和集美区心理学会口罩微信群。40多名心理学专家、学者在线支招,每天至少12个小时为大家疏导焦虑情绪和各类心理问题。
(图/田头村坚守在一线的志愿者)
春节以来,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仔说唱视频,在灌口镇田头村的“朋友圈”广为传播。这些视频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王丽雅自编自演、自己拍摄剪辑而成,通过百姓熟悉的闽南话、歌仔戏来宣传防控知识。
(▲田头最美环卫工与坚守者)
王丽雅是土生土长的田头姑娘,乡亲们亲切地称她为“阿雅”。“我们村有502位老人,很多都是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识字、甚至听不懂普通话,了解疫情形势、防控措施的渠道有限。”为此,阿雅自己编写、录制了闽南话版和歌仔说唱版的防控小视频,让老人们看得懂、听得进去。
在高速公路厦门北站出口、沈海高速公路厦门站出口,十几位穿着荧光背心的志愿者逐一向司机挥手致意,提醒司机停车配合检查。从2月7日开始,驰鹰救援队先后派出22名队员,驰援集美区三个高速路口和铁路厦门北站的交通检疫站,协助交警、医护人员检查车辆人员。
救援队成立于去年10月,注册地在集美。队长黄怀远说“我们不少队员是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只要国家有需要,我们就要冲在一线。”据了解,驰鹰是第一支支援铁路厦门北站出口交通检疫站的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