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起租赁合同纠纷诉讼中的原告向厦门湖里法院申请对被告的财产进行保全,在提交了完整的保全申请材料后,原告收到了湖里法院发出的《财产保全案件权利登记证书》[(2024)湖权登字第1号]。这一证书,标志着湖里法院创新推出的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正式落地运行,一条既保护申请人权益又惠及企业生产经营的财产保全新路径展露于前。
回应企业心声 府院联动探索新路
2024年6月,一份企业需求单通过厦门市湖里区“亲清一家人”平台转到湖里法院——湖里区某建筑公司请求区政府协调湖里法院使用“大保函”替代财产保全措施。
诉讼过程中,为确保胜诉权益得以实现,当事人经常会选择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而财产保全的标的往往是企业的经营账户、不动产,甚至生产线,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不容小觑,甚至影响企业后续的偿债能力。
基于企业的诉求和呼声,湖里法院迅速组织力量,对该院已受理的涉及该建筑公司的诉讼案件、执行案件进行排查统计,对保全情况、结案方式等进行分析,经走访调研,形成了《关于以“履约担保函”替代财产保全的可行性报告》,并召开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后提交审委会研究。
在湖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湖里法院、湖里区企服办牵头,邀请涉诉企业、相关金融机构等多次召开座谈会,协同推动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落地,解决企业诉求。
谨慎实践运用 创新机制落地实施
在前期大量调研、座谈、论证的基础上,湖里法院创新探索的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具备了可行性。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据此为湖里某建筑公司开立了《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函》,为湖里某建筑公司的民商事案件生效裁判文书(包括民事调解书)所确定应承担的给付金钱义务在1.5亿元的范围内提供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有效期一年。
2024年12月2日,珠海某公司因与湖里某建筑公司存在建筑设备租赁合同纠纷,诉至湖里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经审查,珠海某公司的财产保全申请符合法律规定。2024年12月4日,湖里法院向珠海某公司发出首份《财产保全案件权利登记证书》[(2024)湖权登字第1号],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机制正式落地运行。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担保函,珠海某公司的代理人心存疑虑。在承办法官耐心地解释沟通后,珠海某公司十分认可这一举措,认为这种形式的担保有了银行的“信用背书”,避免了对被保全财产价值的担忧,让可能胜诉企业吃上了“定心丸”。
湖里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湖里法院将事后救济的反担保制度通过预先的授信转化为事前防范,引入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担保人,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被申请保全的所有金钱给付案件预先提供一定额度的反担保,法院在相应额度内不再对企业采取保全措施,而是向申请人出具权利登记证书保障其权益。该做法优化了财产保全反担保流程,拓宽了替代财产保全措施的路径,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也促进立审执高效衔接,实现纠纷一揽子化解。
“新机制下,人民法院只需审查保全申请是否在反担保额度范围内,无需采取具体保全措施,简化了保全流程,避免了争议。”湖里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反担保人的加入,一但企业未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则由反担保人直接承担担保责任,申请人的权益得到了更为有力的保障,也能有效避免财产保全措施可能对被保全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市场秩序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制以企业的信用为基础,激发了征信良好企业的信用红利,对引导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产生助推作用,彰显了司法的智慧与温度。
纠纷也能共赢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一份财产保全案件权利登记证书,彰显了湖里区多部门齐心发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同心圆”的决心。
近年来,湖里区坚持“企业至上,服务发展”理念,探索创新了“前台+中台+后台”联动服务机制,通过线上“亲清一家人”湖里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和线下湖里区企业服务中心,共受理诉求超3500件,诉求办结率为99.74%,企业满意率达97.75%,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湖里区对标对表国际国内一流,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改革举措,全力打造“亲”上加“清”的营商环境。如今,以首份《财产保全案件权利登记证书》为起点,湖里区以法治为基石,不断促进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湖里法院将通过试点,逐步扩大适用规模,推进在不同当事人、不同案件类型中推广应用,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针对此类案件的信息化管理。”湖里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案件由不同庭室审理,因此在企业涉诉案件所需保函额度等方面,需要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在湖里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湖里法院正在积极搭建财产保全概括性反担保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案件保全情况、保函额度变动等实时把控,实现信息共享。
湖里区企服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将总结相关经验,继续探索推出更多服务企业产品,通过建立涉企共性问题解决长效机制,实现解决一个诉求,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受益一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