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纪委监委 蓝雅婷
清人汪辉祖在《学治臆说》中有一则官箴颇有深意:“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 …故居官时,须使宅门以内仍与家居无异,女红中馈不改寒素家风,则家人无恋于一官。”
家是为官者最近身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滋生特权、产生腐败的地方。元代张养浩曾言:“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居官不廉的背后,往往与居家不正、治家不严有着直接的联系。“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正是对为官者的“身边人”提出了要求,不仅为官者要不恋官、不为贪,还应从严治家,要求家人不改寒素家风,不变行事作风,不享“居官之乐”,做到“无恋于一官”。
翻看清末官场史料,“居官之乐”不可贪的历史教训言犹在耳。据史料记载,清人外出做官,往往有亲属随任或前来投靠,其中有不少人被委以职务,如掌笔墨案牍、管理仓库等。这些官员的“身边人”虽无正式官职,但享受着“居官之乐”,在衙门中的威势却不小,清代刚毅所著的《牧令须知》中是这样形容他们的,“在家乡,畏官人;在署中,管官人,犹之乎以羊将狼。”汪辉祖亦对当时任用官亲的弊端深有体会:“任以笔墨则售承行,鬻差票;任以案牍则通贿赂,变是非;任以仓库则轻出重入,西掩东挪,弊难枚举。”官亲弄权之害,正如饿狼之祸,给清末官场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与此相反,若“家人无恋于一官 ”,“居家”正与“居官”廉则相辅相成。晋朝名将陶侃出身贫寒,年轻时任浔阳县吏,有次他利用职务之便托人送给母亲一坛官府的腌鱼,陶母原封不动将腌鱼送回,并附上书信责问陶侃:“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陶母不享“居官之乐”,一坛腌鱼虽小,却成就了日后一代清廉名将。
反观当下,仍有不少官员在重蹈治家不严的历史覆辙,父子上阵、夫妻联手、兄弟串通共同敛财,“全家腐”的落马官员时常见诸报端,某位落马官员在忏悔书中坦言:“我的家庭状况,也为我走向违法犯罪起到了推波助势的作用。”也有贪官怪罪家人:“冰冷的手铐有我一半,也有妻子一半。”殊不知,居家不正,家人贪图“居官之乐”,为官者又如何能做到独善其身?
“居家”与“居官”,家风与官风,既相互影响,又密不可分。作风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居家”方面,也定能够做到“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老一辈革命家张闻天一生无论身居何位,从不让家人“沾光”,上世纪50年代,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张闻天动员刚从中学毕业的儿子张虹生响应党中央号召,到天津茶淀农场锻炼。两年后,张虹生获准回到北京考大学。因离校时间已久,张虹生对外语没有把握,希望担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父亲给直接分管的外交学院打个招呼,张闻天一口回绝:“你有本事上就上,没本事就别上。”最后,张虹生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革命先辈“勿使家人有居官之乐”的治家之道,时至今日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为官清明,曾以一首《赠内》教育妻子安贫守己,勤俭持家,其中这样写道:“人生未死间,不能忘其身。所须者衣食,不过饱与温。蔬食足充饥,何必膏粱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居官之乐”不可贪,安贫乐道方心安,这其中道理值得每位为官者及其“身边人”细细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