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勇立潮头开新局 勇毅前行谱新篇

2022-06-07 来自:湖里区融媒体中心

昨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湖里区专场举行,湖里区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特区发祥地使命担当、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的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时刻牢记经济特区发祥地的职责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人民生活水平。

经济实力再上台阶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10年间,湖里区GDP从737亿元增加到1539亿元、年均增长7.9%,总量位居全省县(市、区)第四位;常住人口人均GDP从7.28万元增加到14.9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0%,去年总量443亿元,成为中国工业百强区;财政总收入从88亿元增加到260亿元、年均增长12.8%,其中,区级财政收入从20.6亿元增加到55.6亿元、年均增长11.6%,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获评2021年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湖里区转型发展的迫切任务,湖里区将进一步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导向,大力发展“研发+总部+委外制造”业态模式,广泛对接创新资源,围绕资金、人才、平台等关键要素构建创新生态体系,支持企业培育研发创新能力,通过强化投资项目、企业培育、招商引资、政府服务4个支撑,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10年间,湖里区每年超过70%的财政支出用在了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新建、扩建公办校(园)45所,中考学业评估连续六年居全市各区第一,是全省首批“教育强区”;相继落户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面覆盖,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区;失业人员再就业17万人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1.8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28万人次。

湖里区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10年间新增学位36665个,今年还将新增学位8250个,为历年来最多;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率先全市完成“校园清凉工程”全覆盖。

湖里区还致力于不断改善和保障医疗、文化、就业、养老等各方面民生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湖里区打造家门口的优质健康服务圈,辖区从仅有3家三级专科医院向拥有13家三级综合(专科)医院转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儿科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相继落户;扩大高品质的文化产品覆盖面,打造了众多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推出“悦游湖里”文旅活动品牌,借势金鸡电影节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织密体系化的基本民生保障网,建成投用7个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平均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80张、位居全市第一。

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东部新城蓄势崛起

10年间,湖里始终努力为百姓创造更高品质的城区环境。东部旧村整村改造拆迁6.7平方公里,一个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绿色生态的高素质高颜值城区正在加快建设;城市更新有序推进,完成104个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拆除“两违”720万平方米;全区污染防治、环境保护、正本清源等项目加快推进,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指标全面优化,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湖里东部旧村改造是岛内大提升首批重大项目、全市体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湖里区探索实施“政府主导、国企承包、安居富民、整村拆迁、片区平衡”的旧村改造新模式,用三年多的时间推动旧村改造从征地拆迁全面转入建设开发阶段;突出规划引领和产业植入,坚持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环境、公共社会事业“三公”先行,加快推进高林-金林、五缘湾营运中心TOD等项目成片开发,一座彰显“两高两化”的东部新城正在蓄势崛起。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

文明创建为民惠民

10年间,湖里不断深化“大城管”机制,始终坚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党建引领下以网格化为基础的管理服务体系,获评首批省级文明示范城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深化平安湖里建设,群众安全感率保持在98%以上,获评全省平安先进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企业至上,服务发展”,建设服务型有为政府,不断优化服务企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市对区营商环境考核连续三年保持第一;出台实施“惠台25条”,打造福德文化节等民间交流品牌,兴隆社区“对台服务工作法”入选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

近年来,湖里区坚持文明创建为民、惠民、靠民,坚持全覆盖、高标准、常态化、可持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强化机制牵引常态长效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湖里区将继续把创建的触角延伸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各领域,围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公共卫生、市场秩序、公共设施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让文明创建更接地气,成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