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第一届志愿服务论坛暨2020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系列活动在金山街道金安社区举行。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正在体验“救心圈”志愿团队的急救教具。
现场感受志愿者活跃热情,听专家教授讲解前沿理论,与优秀队伍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近日,由湖里区委文明办、湖里区民政局主办的“创新社会治理下的志愿服务发展”湖里区第一届志愿服务论坛暨2020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系列活动,在金山街道金安社区举行。
金安社区率先探索
志愿服务四化建设
本次论坛所在的金安社区,是厦门市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也是全国首个保障住房安居样板工程。201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安社区考察,与居民亲切交谈,并叮嘱金安社区干部群众要继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把社区打造成一个和谐温馨、美丽幸福的家园。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十年来,在湖里区委区政府、区委文明办等部门的指导下,金安社区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关怀与嘱托,探索着“在党建引领下运用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子。这十年里,金安社区率先探索志愿服务四化建设,规范了志愿服务制度化、探索了专业化流程、细化了服务类别、探索了项目化运作模式,为全区乃至全市的志愿服务建设提供了先进经验。社区还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围绕志愿服务
提倡共建共治共享
总结金安社区对志愿服务的探索经验,近年来,湖里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志愿者共建共享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让“志愿红”成为湖里这片土地最迷人的色彩。目前,湖里区围绕志愿服务,提倡共建共治共享,建立起平均每个社区有上千名志愿者的服务队伍,全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40余支、注册志愿者达77547名,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帮扶救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湖里区着力打破不同区域、不同单位、不同队伍间的壁垒,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规划、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组织实施、志愿服务队伍承接落地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通过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需求问卷调查等举措,该区还强化实践搭建平台,充分了解市民对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真实需求和参与意愿,确保设置的志愿服务项目更精准地服务广大基层群众;通过宣传引导,让帮扶弱势群体、注重公共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广泛培育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承和践行者。
让爱心在湖里上空恒久激荡。在“爱心厦门”“爱心湖里”建设的指引下,湖里区志愿服务已成为小区治理、社区治理、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爱心帮扶、文明劝导、交通督导、法律服务、应急救援,一大批乐于奉献的志愿者积极投身不同领域,共筑“温暖人间的最美风景”,展现着“文明湖里”的真正风采。
让我们走近湖里区的几支志愿者队伍,感受他们时刻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志愿服务精神,为湖里志愿服务建设添砖加瓦的不懈努力。
【救援蓝】
厦门曙光救援队
六年始终如一坚守初心
深夜,曙光救援队成员集结完毕,准备出发执行救援任务。
“我们是曙光救援队,我们‘曙光’来了!”他们没有任何报酬,365天箭在弦上,24小时分秒必争;他们自费购买救生艇、潜水配件、头盔、山地搜救包等各种专业救援器材,自发学习专业救援技术;他们跋山涉水,常常驱车百公里前往突发性灾难现场开展搜救,让“爱心厦门”理念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就是厦门曙光救援队。
近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网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结暨2019-2020年人道救援网络工作会上,厦门曙光救援队荣获“年度救灾先锋”称号,队长王刚当选为人道救援网络工作委员会委员;本月初,福建省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第四批五星级志愿者评定工作,王刚获评“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称号。
“做事纯粹、用心纯净、守望相助、互助友爱”,这是厦门市曙光救援队成立至今的建队原则。2014年6月1日,十几位长期专注于专业公益救援的热心人士筹备组建了这支队伍,并由王刚担任队长。在湖里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曙光救援队在湖里区获得办公场所,并以此为驻地慢慢生根发芽。
“携众所托,八方救难,霜雪困苦,初心不改”——这是王刚的坚持,是曙光的承诺。如今,曙光“承包”了湖里区海域的安全巡逻,并积极开展减防灾教育活动,用爱心树立起厦门民间救援的一杆旗帜。每当湖里区海域出现灾情险情,曙光救援队都会第一时间参与其中,并将湖里区作为重点防灾备灾地点,增强了湖里区的应急救援能力。1000多名正式队员和服务志愿者,正团结在曙光的旗帜下时刻准备,向那最危险的地方前进。
所谓的“生死时刻”,曙光救援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在车来车往的海沧大桥上,因腿伤还拄着双拐的王刚艰难地站了两个小时,只为劝下一位意图轻生的男子;在湍急浪涌的流水中,救援队员在水中寻找落水者,连续搜索了八个多小时,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在仙岳山的悬崖平台上,王刚指挥救援队员用担架搬运昏迷的轻生者,手脚并用“爬”了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任务……
2019年至今年11月,厦门曙光救援队共执行救援任务1797起,平均每个月执行救援任务78起。面对高强度的救援量和大家的期待,王刚意识到只有专业技能和经验兼备,才能有效地帮助别人并保护自己。基于“钉钉”,曙光救援队开发了一个任务通知群呼系统,输入文字即可实现一键电话群呼,“钉钉”上1000多名队员和预备队员马上可以接到;走进曙光救援队位于湖里区的驻地,高速快艇、冲锋舟、卫星通信、声呐、高空绳索、建筑坍塌救援套件、自循环水下呼吸器、照明救援无人机、遥控救生机器人在内的高科技先进装备一应俱全,让“走专业化队伍的道路”成为实实在在的目标。
【健康白】
“救心圈”志愿团队
三年坚持公益护心
“救心圈”志愿团队发起人林晨晖接受央视新闻采访。
“你为什么还不学急救呢?”最近,很多市民通过一段视频,认识了一个看起来呆萌、脾气却有点暴躁的“大头娃娃”,这个卡通人物在视频里用风趣幽默的方式给大家普及急救知识。其实“大头娃娃”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来自“救心圈”志愿团队的急救服务志愿者,发起人“85后”林晨晖不久前也在央视节目中“露脸”。
创办“救心圈”之前,林晨晖是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不时听到的猝死新闻总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2017年底,厦门一名医生在运动时猝死,身边的医生也实施了专业救治,但因为缺少AED,最终抢救还是以遗憾告终。“这件事让我颇为震惊,也促使我和同伴下定决心做急救科普,减少可能发生的悲剧。”
从2017年开始,林晨晖就号召身边的30多名医务人员组成名为“救心圈”的志愿服务团队,用讲座的方式推广普及急救常识。2018年6月,为了更好地科普急救知识,林晨晖从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辞职,全身心投入一手创办的“救心圈”志愿服务中心,服务内容包括赛事保障、急救培训、急救知识宣传等。一年下来,“救心圈”开了几百场讲座,但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
如何让急救知识变得有趣,让人容易接受?2018年,“救心圈”开始拍摄幽默短视频并在网络上发布。视频里,林晨晖不再是那位“儒雅”“正经”的医生,看到光听不学的市民,他恨不得手脚并用敲醒对方;为了区分“骨盆前倾”与“翘屁股”,他甚至亲自上场当模特。
慢慢地,这个以“大头娃娃”为代表的急救志愿服务团队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志愿者的队伍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30多人增加到了如今的600多人。现在,每周末举行公益讲座时,志愿者们都从厦门各处涌到“救心圈”位于湖里区的工作室,忙得不亦乐乎。
最让林晨晖骄傲的是,厦门目前已铺设了300多台AED,而一年前还只有50台。“未来,希望每个社区都能有‘救心小站’,里面设有AED及科普宣讲播放屏,居民可随时查阅相关知识,刷身份证即可取用AED……”
【环保绿】
“绿翔妈妈”志愿服务队
十年服务收获民心
在翔鹭社区翔鹭花城三期小区的“绿生活低碳屋”,“绿翔妈妈”志愿服务队将常见的生活垃圾做成手工艺品。
把喝完的牛奶利乐包做成风格新潮的围裙、用旧毛线和麻绳缠在玻璃瓶上制作创意花瓶、自编音乐舞蹈让垃圾分类成为艺术……在翔鹭社区翔鹭花城三期小区的“绿生活低碳屋”,一群身着绿衣的志愿者正变废为宝,教居民将常见的生活垃圾做成手工艺品。
这些志愿者,来自“绿翔妈妈”志愿服务队。近日,2020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布获奖名单,“绿翔妈妈低碳环保项目”作为湖里区的项目获得大赛铜奖,收获了更多人的认可。
“绿翔妈妈”的前身,是翔鹭花城三期热心居民孔春花和几名一起跳广场舞的姐妹,在2010年成立的“爱心妈妈”志愿服务团队。坚持给老人庆生、入户关怀慰问老人、组织老人锻炼,这群家庭主妇因为志愿服务而走到了一起,致力于关爱社区老人,丰富居民的文体娱乐生活。
2017年3月,翔鹭花城三期成为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孔春花和她的队伍有了“绿翔妈妈”的新名字,并被赋予普及垃圾分类的新使命。
为了让这支100多人的队伍快速成长,殿前街道从上海引进“绿主妇”专业团队,为志愿者们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很快,她们个个都成了垃圾分类的行家里手,两人一组挨家挨户地走访,进行问卷调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放积分卡,有时甚至忙到深夜。“小区环境更好、城市环境更美,再苦再累也值得。”听说孔春花她们正在小区宣传垃圾分类,有的志愿者已经搬离小区还赶来帮忙,并动员很多“绿翔爸爸”“绿翔宝宝”加入其中。
每周三下午,固定组织生活酵素、手工皂等制作活动;每周六上午,固定开展洁净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环保打击乐、小品、“三句半”,不断创新宣传垃圾分类的形式,开展原创环保文艺展演——“绿翔妈妈”们忙得不亦乐乎,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同时,更提升了服务区域妇女的社区治理参与能力,吸引感兴趣的社区家庭主妇加入,构建起家庭妇女群体的自助互助平台。
“绿翔妈妈”引领志愿服务的“平台效应”,很快得到验证。今年年初,在翔鹭花城三期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危忠林的带领下,小区党支部与“绿翔妈妈”共同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40多名“绿翔妈妈”自觉“五班倒”,从早上9点半到晚上8点,在小区门口配合党员志愿者核对信息。应对复工潮压力大,“绿翔妈妈”给社区、小区工作者做面包,人人都有份;重点区域返厦人员有需求,“绿翔妈妈”就帮忙送货上门,毫无怨言……孔春花说:“业主见到是我们在值守都很配合,大家都相信‘绿翔妈妈’,做好自我防护。”
【声音】
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
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党委书记吴丽敏: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的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金安社区培育了20支志愿服务队,发展了3636名志愿者,打造了快乐365志愿服务和金哥安妹斗阵行等品牌,努力争当志愿服务创新工作的排头兵。我们将与湖里区各个优秀的志愿服务组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通过论坛推动社区乃至湖里的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有温度、有质量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