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正式动工兴建,从此拉开特区建设的序幕。 (特区纪念馆供图)
湖里的第一声炮响
1981年10月15日,湖里的第一声开山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特区从湖里走出去,走到全岛,走到全市。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厦门这座城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实现了全方位、历史性的巨变,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赞誉的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经过40年的发展建设,厦门经济特区发生了沧桑巨变。图为美丽的五缘湾。 (本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摄)
老记者回忆
厦门广电集团原资深摄像记者陈文化:
“碎石哗哗砸过来,落在我面前”
1981年10月15日,我一大早准备好设备,把三脚架、灯光绑在自行车后座上,摄像机用盒子装好背身上,一路骑到湖里。那时候,路都不好走,很颠簸。
厦门经济特区要开工建设了,当时连香港的媒体都来了。我到现场时,警戒线已经拉起,一大片灰黄的荒地中间,挖掘机土方车排了一排。我在警戒线外,找了个最近的地方,立好三脚架,固定好摄像机。
施工人员吹响哨子,然后喊“要放炮啦,大家离远一点。”一声炮响,开山炸石,碎石“哗哗”向四周飞溅,不少都落在我面前……我怎么也没想到,冒险拍下的“湖里第一炮”成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史中的经典瞬间,后来在很多重要场合被不断播放。
开炮把山炸了后,几十辆推土机一起开动平整土地,场面非常壮观。此前,我还特意去那里踩过点,想留点镜头下来。连着几天,把2.5平方公里转了个遍,当时那里基本还都是丘陵、荒山、稻田、地瓜地。
后来的几十年,看着荒山变成了高楼,洼地变成了厂房,特区面积也从2.5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特区发展中的很多大事,我都跟拍过,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家外资企业印华地砖厂,从开工到设备安装到投产;厦门高崎机场,从招投标到跑道浇筑到第一架飞机起飞;海沧大桥,从开工到打下第一根桩到建成通车,我全程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
新阳工业区开工的时候,我到现场拍摄,发现平地拍出的效果不好,需要找一个制高点俯拍。我看到旁边有一辆铲车,就跟司机说了想法,司机很支持,我就扛着摄像机爬上了铲车斗,司机把车斗升到了高空,让我拍下了工业区最初的全貌。平时,为了确保拍摄稳当,我经常扎马步,练太极。这么多年,虽然累出高低肩、大小眼,但亲眼见证、记录了这座城市改革开放的历程,青春无悔。
我在电视台呆了37年,跟着特区建设同步走过来的。前几年,我退休了,回忆起过去,特区发展的一幕幕就跟放电影一样不断在我脑海里闪过。昨天,走在筼筜湖边上,看到很多白鹭飞来飞去,我就想起30年前,大家经过筼筜湖都是捂着鼻子快步走的,那就是个臭湖,也没有白鹭。如今,经常都能见到白鹭,厦门真是名副其实的高素质高颜值了。
新记者感言
厦门日报采访中心记者詹文:
“我们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我曾想找到“湖里第一声炮响”具体的地点,但时隔近40年,站在厂房间、高楼下、绿荫中,已经很难认得清具体在哪。发展太快,变化太大。一位湖里街道的老主任,跺了跺脚说:“喏,这一片,都是特区的发祥地,当时特区的2.5平方公里就在湖里街道辖内。”
湖里街道的老居民,说起“第一声炮响”都有一种自豪感。84岁的黄丽华奶奶跟我讲,以前,咱们这就是一个小渔村,很穷,靠天吃饭,晚上还得点煤油灯。现在,她四代同堂,住进高档小区,孩子们都很出息,有的当了教授,有的当了老板。
每次采访特区的创业路,都会听到很多像黄奶奶这样的居民讲述起过去和现在的天壤之别。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们都笑得很开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的,“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黄奶奶也还记得“第一声炮响”之后的那几年,每天都很热闹,群众结伴,开山、挖土、打石子,肩挑手扛,一块块土地平整出来,一个个工厂建了起来。厦门新闻界前辈陈文化老师,亲眼见证特区发展的点点滴滴,记录厦门“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沧桑巨变,他印象最深的,正是特区速度、特区经验背后,一代代的建设者、奋斗者。
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从前辈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站在新起点上,当年湖里的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厦门经济特区生机勃勃,走向田间地头,走向开发区高新区,走向一个个工地一个个现代化新城,我们也在一次次实地采访中,真切感受到厦门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那种鼓足干劲、比学赶超的劲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号角。作为“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新闻人,更应肩负起新的使命,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推动全会精神走向基层、走向群众、深入人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本组文/本报记者 詹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