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贸新业态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调整

2020-09-12 来自:小鱼网

全球经贸新业态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调整

华润集团董事长 王祥明

2020年9月8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很荣幸代表华润集团参加国际投资论坛主旨大会,首先对2020厦洽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结合华润集团情况谈一谈对全球经贸新形势新环境的认识和思考。

一、“国内国际双循环”开启全球经贸新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参与全球的分工与经济大循环,并依价格优势,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总体上形成了欧美作为研发中心、金融中心、消费中心,东亚特别是中国作为制造中心,其他一些资源能源大国作为资源品输出中心的全球经济大循环模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化逐步由扩张阶段进入收缩阶段。大国竞争、产业回流、贸易摩擦等让传统贸易、投资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全球环境更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市场萎缩、供应链断裂、经济问题政治化使传统的国内国际循环模式遇到日益严峻的挑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会议,明确提出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主动推动从旧的国际国内循环模式转向新的国内国际循环模式,一方面,以我国超级市场为依托加大对全球的开放,让全球参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分享增长的红利;另一方面,中国在继续巩固世界工厂地位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核心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领市场新需求、带动增长新动能,加快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的步伐,进而开启全球投资贸易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对国内外企业对华润都有深远影响。

二、全球经贸新格局下企业的机遇

一是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我国正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这要求传统地产业务必须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新增长点进行有机结合,着力于为居民提供更有价值、更为全面、更为持久的服务,使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其中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二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机遇。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居民对于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特别是对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主动满足不断升级的居民需求获得成长机会。

三是完善供应链体系的机遇。因应新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国家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在“补链、强链、延链”的过程中,国内外企业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协作,全方面提升我国基础科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进而为完善世界供应链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通过要素市场改革、资产市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改革,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竞争政策等举措,通过积极融入新的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我国将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市场开放。这将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和盈利的机会。

五是深化新型国际合作的机遇。在新型国际合作关系建立和深化的过程中,我国将积极拓展双边贸易潜力,积极推动服务业双向开放,创新产业合作机制,便利投融资机制,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促进经济包容、联动、健康发展。这既是国与国之间深化合作的过程,也为全球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三、全球经贸新格局下华润的思考

华润集团的前身叫“联合行”,于1938年在香港成立。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业务涵盖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能源服务、科技与金融五大领域,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79位。在全球经贸新格局下,面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华润将努力成为适应、激发和释放国内市场需求的先行者、引领者,充分发挥联通两个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一是积极参与新兴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华润置地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参与片区统筹、综合商业开发和代建代运营等方式,加大对特色城镇、智慧城市、医疗养老和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并带动华润大消费、新能源、大健康、高科技等民生产业进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拉动消费,进而带动其他企业的增量投资,打造新兴城镇化产业生态

二是进一步提升优质高档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升卡脖子产业和技术发展能力。特别是要加快公共医疗卫生用品的开发投资力度,加快微电子、化学材料、城市环保、生命科学等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医疗医药养老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加快超级产业平台的建设。

三是进一步发挥两个市场的联通作用,同步提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能力。积极拓展与我国友好、低风险国家的经贸往来;加强与外资合作补足自身产业链、价值链的短板;积极引进国外好产品、好渠道、好品牌,满足消费者对国外优质高档产品的需求;推动智能科技、生命健康、化学材料、环保科技、微电子产业发展,发挥平台优势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并逐步发展“走出去”的拳头产品。

四是进一步发挥华润在香港的作用,发展和提升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香港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依旧,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物流中心的地位难以替代。华润在利用香港资本市场,充当中外经贸交流平台方面具有传统优势,经验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华润将继续发挥在港拥有的融资筹措、经贸网络和资源整合等独特优势,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密切与全球细分行业一流企业、专业团队以及各种国际学术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引进高端团队和人才,助力华润进一步深耕内地市场,拓展海外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全球贸易新格局下华润和福建的合作

借此机会,我也简单介绍一下华润集团与福建省的经贸合作情况。华润于2006年收购泉州啤酒进入福建市场,陆续引入华润的其他产业,与福建形成了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在福建投资涉及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零售、啤酒、食品、水饮、金融等10个行业,已形成有质量、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投资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员工近万人,在闽企业年实现营业收入180亿,纳税约13亿,总资产305亿。

在全球经贸新格局下,华润集团将继续深化与福建省的全面战略合作,进一步加大在福建的投资,进一步做大做优福建市场,进一步提升华润在闽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一是加强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合作。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华润集团以华润置地为领头羊,协同各业务板块进一步加大在闽投资力度,充分发挥“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商”的特有优势,一方面深耕已进驻的福州、厦门两市,参与新城建设、旧城旧村改造、轨道上盖物业等项目的合作和重点片区运营统筹,推动厦门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深度参与福州滨海新城开发建设;同时,积极寻求进入机会,参与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平潭等地新城建设,持续提升城市价值。

二是拓展居民消费市场。华润雪花啤酒公司将转移部分产能至福建,对现有泉州啤酒厂进行搬迁扩建,新建40万千升喜力啤酒生产基地,引进系列国际啤酒品牌,满足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同时加强研发,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扩大出口能力。华润万家零售公司在闽建立多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在闽采购农产品2000多个品种和多个品牌的日用消费品,并开展精准扶贫对接、农超对接合作,严格控制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为保障民生作出贡献。此外,华润集团还联合其他央企和厦门市投资平台,在厦门发起设立20亿规模的消费品产业基金,撬动消费市场,推动资源整合,拓展消费领域,助力消费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三是加强国企改革与合作,提升建材领域发展水平。华润集团与福建省能源集团已经在能源、建材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华润水泥与福建水泥强强联合,成为福建重要的建材供应商,将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继续加大在闽投资力度,加快在闽水泥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推进规模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医药领域合作。华润医药集团在闽加大优质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医药相关产业的研发和制造项目的投资,依托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加强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和精准医学方面的合作。

五是加强电力和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华润燃气集团将进一步提高在厦门、福州等各城市天然气管网覆盖率,加大对乡镇天然气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燃气供气规模,降低工业燃气用户配气价格,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华润电力集团将持续扩大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为福建提供优质的能源服务。

通过以上举措,“十四五”期间华润集团将进一步扩大在闽有效投资,计划投资1千亿人民币左右,同时提升市场消费,加大进出口贸易,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助力,践行华润的初心使命。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无论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会有特别的记忆。华润愿与福建携手,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促福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创福建人民美好生活!

谢谢大家!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