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士腹胀、呕吐两个多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较罕见的系统性硬化症并发消化道恶性肿瘤。由该院院长、胃肠外科学科带头人蔡建春手术团队实施福建省首例机器人无腹部切口胃癌手术,近日康复出院。
医患互信不放弃 三次活检终确诊
年近60岁的陈女士(化名)因“腹胀伴呕吐2月余”就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医生得知陈女士患有系统性硬化症,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有引起胃肠道病变可能,而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胃粘膜损伤,导致胃溃疡等,建议她做胃镜检查。
首次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巨大溃疡,活检取材病理未见癌变。但该院消化内科与胃肠外科医生通过胃镜显示均高度怀疑恶变,为患者进行了三次胃镜活检后才最终确诊为低分化腺癌。术后病理证实是印戒细胞癌。
“我们组织多个相关学科进行了充分沟通协作,确保绝不遗漏病例,”蔡建春教授介绍,系统性硬化症并发消化道恶性肿瘤我们临床比较罕见,发生率大约5%。低分化腺癌尤其是印戒细胞癌,常呈浸润性生长,胃镜活检取材不易有阳性结果,往往需要多次取材,以免延误诊断,影响疗效。“患者的充分信任和积极配合也是最终得以确诊的重要因素”。
医生“驾驶”机器人手术 术后腹部无切口
由于系统性硬化症加上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腹壁手术切口的愈合,且陈女士已绝经,蔡建春教授团队运用该院去年引进的闽西南首台第四代机器人手术系统(Xi),开展了腹部无切口经自然腔道(阴道)取标本(NOSES)远端胃癌根治手术。这也是福建省首次运用机器人开展该手术。
术中,蔡建春教授坐在机器人控制台前,脚踩踏板,像在“开车”一样操纵机器人手术,团队成员副主任医师王振发、副主任医师张诗峰和王巍医师及机器人护理人员则围绕在机器人机械臂周围辅助默契配合,麻醉医生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顺利完成手术。这项手术仅在患者腹部打几个1cm左右的小孔,标本经阴道取出,不会在腹壁留下切口,创伤很小,患者术后一天即可下地、进食,术后一周顺利出院。
“这例手术顺利完成后,我们也完成了机器人胃肠肿瘤腹部无切口手术的全覆盖,”据蔡建春教授介绍,这种无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专业简称为NOSES手术,具有无切口、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减少心理暗示等优点,堪称“微创中的微创”,该院作为福建省NOSES联盟理事长单位,目前已常规开展胃肠癌NOSES手术250多例,手术例数与技术均为国内领先,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而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Xi)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手术系统,机械臂的高灵活度和10-15倍放大的3D高清视野等特性,有利于医生对胃癌复杂淋巴结的彻底清扫,保证更好的肿瘤根治性效果。此外,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还具有可转换手术区域的功能,胃癌NOSES手术恰恰需要上腹部和盆腔两个不同区域的操作。
正值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蔡建春教授提示,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是我国的高发癌症,建议4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也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蔡建春教授坐在操纵台前,“驾驶”机器人手术。
胃肠外科手术团队正在进行术前准备。
患者术后腹部观,无手术切口
(通讯员:张舒姗 王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