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嫁接顶级医疗资源 让急危重症患者顺畅呼吸

2021-05-18 来自:

近年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团队在曾惠清主任、杜艳萍副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开创性地解决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各种难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国内首创

实施亚ICU建设

传统ICU具有人才成本高、专业成本高、设备成本高、空间成本高的特点,而且需要密闭式管理。

一年以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引入钟南山院士名医工作室团队郑则广教授的亚ICU概念,在国内首创实施亚ICU的建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由两个单元组成:救命单元、救人单元。救命单元主要配备有创呼吸机等高级生命支持设备。救人单元主要配备无创呼吸机、呼吸康复护士、家属陪护等。亚ICU概念的实施,获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今年3月27日在武汉举行的“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总结大会”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亚ICU建设成绩获得了大会的瞩目和组委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呼吸康复介入

帮众多慕名而来的危重患者脱机

ICU患者的困难脱机,是困扰医生和家属的难题,不仅造成医疗费用显著增加,而且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团队帮助闽西南区域多位外院转来的高龄重症困难脱机患者成功脱机,体现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ICU专科的实力,获得了患者和同行们的高度赞誉。

【案例1】去年除夕前一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收治了一位从本市某三甲医院转来的84岁阿婆,病情危重,左主干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肺水肿,脓毒血症并重症肺炎,需持续血透超滤,有创机械通气20余天脱机困难,经过RICU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个体化治疗,年初二(入院第三天)即成功拔管脱机,患者转危为安。

【案例2】前不久,RICU收治一位省内某三甲医院转来的慢阻肺急性加重、肺心病失代偿、呼吸衰竭并消化道出血,同时有脑梗死、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80岁阿伯,在外院三次脱机失败。经RICU重症监护团队科学的气道管理、有创无创呼吸机序贯、实时调整抗感染方案、呼吸及排痰训练的介入及积极的器官功能支持,患者成功脱机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

【案例3】今日,某省呼吸中心转来一位81岁的老爷爷长期气管切开、呼吸机依赖的患者,经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团队的精心治疗、康复运动训练,成功脱机并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恢复了吞咽及语言功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家属的护理负担和医疗花费。

技术精湛

开展微创牛角气切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需要长期机械通气及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患者的有效解决手段之一,但其创伤性、并发症发生率及后遗症率让许多患者和家属望而生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期成功开展了多例经气管镜引导的微创牛角气切术,改变了传统外科气切出血多、破坏气管软骨环及术后发生气道狭窄率高的现状。该项技术的实施,帮助多位渐冻症、帕金森病长期卧床、脑梗塞后遗症、反复发生吸入性肺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成功实现了最小程度创伤的气管切开术。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大大减少了高档抗菌素的应用,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气管镜引导的微创牛角气切术精准定位,手术过程历时短,仅10-15分钟完成,术中出血仅2-3ml,患者痛苦少,因无需切开气管软骨环,避免了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和远期发生气管狭窄的并发症风险,在闽西南区域多家RICU中处于领先地位。

无创正压面罩通气护航

顺利更换气管插管

长期气管插管患者更换气管插管时患者容易出现缺氧、心律失常、循环不稳定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的情况。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开创性地引入多功能无创正压面罩,在更换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充分保证了的患者的通气支持和氧合,最大程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在闽西南区域多家RICU中亦处于十分领先地位。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