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有十个表现

2019-02-13 来自:

无论是“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还是“陪娃写作业气到心梗”的母亲,甚至是开始“焦虑发量”的90后,在压力重重的当下,“郁闷”“抑郁”似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感觉自己“抑郁”了,就是患了抑郁症吗?

  坏情绪≠抑郁症

  坏情绪当然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症包含了一组临床症状群,共有10个表现。

  1.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有人用“一片阴霾,就像下雨前那种阴沉的天气”比喻内心的情绪。

  2.做事时提不起劲或没有兴趣:曾经感兴趣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了,即使勉强去做也毫无乐趣可言。

  3.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睡不安稳、早醒或睡眠过多。

  4.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抑郁使人感到失去精力,做事没有动力。

  5.食欲不振或吃太多:饮食问题往往伴随着明显的消瘦或体重增加。

  6.觉得自己很糟或很失败,或认为自己让家人失望。

  7.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难以专心,看电视、看报纸经常“走神”。

  8.说话、做事明显变得缓慢:严重抑郁的人像一架到处生了锈的机器,尽管任何部件都没有坏,但整体运转失灵了。

  9.悲观的想法: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严重时会自杀。

  10.影响生理功能:如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出汗、怕冷怕热、皮肤发麻、尿频尿急等症状。

  这些症状,也许不少人曾出现过,但不必太过担心,只有“出现以上多个方面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且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才能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离我们不遥远

  抑郁症患病率高吗?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22亿人。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

  根据数十项国内研究估计,每1000个中国人中,16个人患有重性抑郁障碍。一年中,每1000个中国人,会有23人患此病。

  但与抑郁症的高患病率和高危害性不相符的是低就诊率和低识别率。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从患者一方而言,由于“病耻感”,即使患病,就诊率也非常低。公众对于抑郁症存在着这样的误区:“抑郁症是性格缺陷、情感懦弱或者缺乏意志力的表现”“抑郁症患者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好起来”。这种误解,会给患者带来更多情感伤害。

  从医生一方而言,对这一疾病的识别率也不高。抑郁症最常见的躯体症状是疼痛(如头痛、背痛或模糊、无法定位的疼痛),睡眠紊乱,胃肠道不适,乏力,食欲改变。

  疾病初期,这些突出的躯体不适,导致患者长期在神内科、消化科、心内科等科室反复就诊。如果医生对精神科疾病的了解不足或重视不够,就可能延误转诊和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正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这些方法可能单独或联合使用。系统治疗对于大多数抑郁症发作的患者是有效的,通常能在1~3个月内让患者恢复到病前水平。

  治疗抑郁症需强调四点

  抑郁症不是都能自愈。一些程度非常轻的抑郁障碍可以不治而愈,但概率很低。患者不应存有侥幸心理而拒绝治疗。

  找到诱因不代表可以自行好转。即使抑郁有明显的诱因,比如严重的躯体疾病(癌症、心脏病),或失业、丧亲,抗抑郁药的治疗也是有效的;不能因为清楚了抑郁状态的原因,就忽视对持续抑郁状态的治疗。

  服用药物并不会上瘾或变傻。抗抑郁剂并不会导致成瘾,也不会让人“变成傻子”“越吃越呆”等。抗抑郁治疗有明确疗程,维持治疗期可以逐渐减药直至停药。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比如复发3次以上),为了预防复发可能建议患者终身服药,但这并不是药物本身导致的。

  到目前为止,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抗抑郁药物对所有类型的抑郁发作治疗均有效,而且抗抑郁药比安慰剂更有效,疗效也优于心理治疗。

  “电休克”并不可怕。“电休克”的学名是电惊厥治疗(ECT),是在短暂全身麻醉的情况下,通过在大脑单侧或两侧释放电流,引起大脑神经递质的诸多变化,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它对各种类型的抑郁症来说都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而且,因为处于全麻状态,患者不会感到恐怖或痛苦。

  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

  未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存在共病和负性生活事件情况下,自杀风险非常高。重性抑郁障碍自杀的终身死亡率大约为10%~15%。即便是已确诊、甚至已在治疗中的患者,因为抑郁症具有波动、复发的可能,医生、患者和家属都要在整个过程中监测自杀的风险。

  根据抑郁症的发病率推算,每个人身边都有出现抑郁症患者的可能性,也许就是亲人或好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他们?

  首先要帮助他们得到诊断和治疗。

  抑郁症的患者通常处于消极状态,很可能不会主动寻求帮助,往往认为治疗也不会有效,外在的鼓励非常重要。

  作为亲友,可能需要陪患者看医生。如果只是口头鼓励,患者可能不会付诸行动。开始治疗之后,继续鼓励他坚持治疗,如果坚持治疗6~8周后没有明显改善,则需寻找其他治疗方式。

  第二,倾听和理解最重要。

  与抑郁症患者的交谈中发现,除了症状本身带来的困扰,不被周围人理解是最大的痛苦之一。请不要说:“你身体不是挺好吗,看着没事啊”“你就是没事闲的”。大家应时刻牢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并不是无病呻吟。

  在这个基础上,再跟患者交谈,仔细、耐心地倾听,表达出对他的理解,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此外,还要指出事实,给予希望。随着时间和治疗,抑郁终会离他而去。

  第三,陪伴和监督。

  尽量邀请患者去散步、外出或进行其他活动,如果被拒绝,要不断尝试,但不要强求。

  除了陪伴,还要“监督”。如果患者提及或暗示了自杀,一定不能忽视,应该向医生报告;如果患者不能坚持就诊,要提供帮助以督促他规律有效地完成治疗方案。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并不易被人觉察,他们看似微笑、阳光,内心却备受煎熬。也许,我们多一些对抑郁症的了解,就能对我们爱的人,多一些帮助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