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中医药,朋友圈越来越大

2018-09-14 来自:

实现海外“本土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中医药服务贸易“朋友圈”,拓展了中医药市场

  4年前,俄罗斯第一所获得法律认可的中俄合作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中医中心成立。刚开始,医院没有多少病人,当地居民并不认可中医院。圣彼得堡中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朝阳很头疼。于是,他带领四五名医生去找病人,到当地西医院义诊。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中风后,腿脚行走不便,王朝阳就用针灸为他治疗,老人恢复了自主行走。随着这样的病例越来越多,中医院在当地渐渐站稳了脚跟。


  在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传统医学大会上,王朝阳被俄罗斯国家杜马传统医疗委员会主席授予荣誉勋章,以表彰其在俄罗斯推广传统医学上的贡献。这一勋章授予一个外国人,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第一次。

  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注重把中医药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名片,着力“讲好中医药故事,唱响中医药声音”。学校首创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海外中医中心”模式,实现了中医药走出去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茯苓”“这是麦冬”……在南非同仁堂,一位来自莫桑比克的店员用流利的中文介绍中药饮片。北京同仁堂走向海外,走进当地民众中间,靠的是“本土化”。在南非同仁堂30余名员工中,25人来自非洲国家,本地化率高达70%。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和地区加入中医药服务贸易“朋友圈”,拓展了中医药服务贸易市场。同仁堂、天士力等60家中医药服务贸易机构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中医医院、中医诊所、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年营业收入达8亿美元。中医药人员赴境外更加便捷,我国每年派驻中医临床医师约2200人,占外派医疗劳务人员总数的60%。海上中医国际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不断向“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带动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境外来华就诊人数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境内292个中医药服务机构和企业共接诊外籍患者25万人次,接收住院3.1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9亿元。

  “一边治病,一边度假,太棒了。”斯维特兰娜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俄罗斯妈妈,不久前,她来到海南三亚。斯维特兰娜饱受腰颈椎病的折磨,在老家伊尔库茨克,她常去医院打止痛针,不过药效维持不了多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朋友介绍中医治腰颈椎病有效。于是,斯维特兰娜决定带上孩子,飞到三亚市中医院治疗。她每天治疗两小时,其他时间和孩子们在海边度假,感觉很开心。

  推动中医药标准化

  中医药走向一带一路,需要一个“转换插座”——中医药国际标准

  “文莱现在都改用电子秤了,物品有多重,顾客都能看到,但是你们称药品,我们看不到,你们为什么不用电子秤?”北京同仁堂文莱分店刚成立时,遇到一个小麻烦。当医师调配处方时,一名当地男顾客一边数药方上的药味数量,一边查看调配的药物,调配结束之后,当一名员工正准备把药物装入纱布袋去煎药,男子马上阻止,质疑为何不用电子秤称重?

  分店经理李德亮答道:“这种秤叫戥子,是调配中药的专业计量工具,每年对秤进行校验,很准的!”

  那名顾客仍然表示怀疑。李德亮当即把电子秤拿出来,顾客摘下了手上的戒指,放到电子秤上显示是15克,放进药戥子里同样显示是15克。他的怀疑表情一扫而光,竖起了大拇指:“好!”

  药戥子转化为电子秤,就像不同国家电源接口需要转换插座。中医药走向 “一带一路”,同样需要一个“转换插座”——中医药国际标准,这是中医药走向海外的必答题。

  目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已经发布了17个标准,包括中医药常用的名词术语翻译标准,收集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6000多个条目,先后发布中英、中法、中西、中葡、中意、中俄、中匈的对照标准。专家表示,如果名词没有标准,中医药很难进行国际推广。

  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至今已有31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发布,其中23项由我国专家主持制定,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检测方法”等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医药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挂靠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负责中国提案遴选申报及中方专家选派工作。该所研究员王燕平介绍,我国专家主持制定的部分行业通用标准,打破了贸易壁垒,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以中药材重金属标准为例,各国对限量值争议颇大,难以统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黄璐琦院士、郭兰萍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中药材重金属标准。他们发现,目前世界各国以农作物和食品相关标准作为中药材合格标准存在重大缺陷及误导。在此基础上,团队根据美国环保部和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重金属安全限量,在综合考虑服用周期、频次、服用剂量、煎煮方法等的基础上,首次利用靶标系数建立科学实用的中药材重金属国际标准,最终获得各国认可。“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国际标准于2015年7月21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出版。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传统药用植物的首个重金属标准。标准颁布以来,中药材5种重金属超标率平均降低了13.27%,消除了中药材国际贸易中的重金属技术壁垒,避免了巨大损失。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为中医药“走出去”提供了难得契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绿色通道”待开通

  把中药产品注册成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不能在外盒上标注功能主治,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波兰华沙亚太博物馆研究员玛切依·古拉尔斯基是一位失眠症患者。他常年奔走于华沙各大医院,却始终没找到解决办法。2012年8月,北京同仁堂在欧洲的首家门店——北京同仁堂波兰华沙一店正式开业,玛切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求助。经过半年多的针灸和中药调理,他终于能睡个好觉了。他的妻子琳达长期受过敏性荨麻疹折磨,这种病频繁发作,用西药只能抗过敏,无法根治。经过中医药治疗,琳达很久没有出现荨麻疹了。玛切依母亲患有阵发性心律失常和一些老年性疾病,经过3个月的中药调理,身体各项指标都趋向正常。玛切依说,同仁堂彻底改变了他一家人的生活。

  中药走出去,靠的是“以医带药”,不少中药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身份”受阻。面对各国法规,制药企业不得不改换产品“身份”,有实无名,把药品注册成为“保健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由于身份改变,不能在外盒上标注功能主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销售,无法指导消费者用药,降低了产品竞争力。

  在天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看来,中成药在海外发展受阻,除文化差异外,原因在于三个“不对接”:中西药品审批体系不对接;中西药研究原理不对接;中西药生产模式不对接。

  中医药“走出去”与现代医学互融互通面临诸多困难。政策准入仍是中医药对外合作面临的最大壁垒。目前中药品种在国际上没有公认的许可标准,以药品名义注册和出口困难重重,加之注册程序复杂,没有针对性的检测标准,耗时费力,企业压力大。

  “国内中医药企业在国外注册、认证、推广时,需要承担不确定风险,单靠企业一己之力难以快速有效推进。”闫希军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开启中药国际化的“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天士力有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荆花胃康胶丸等6种药物作为处方药,进入俄罗斯、蒙古、越南、菲律宾等8个国家。

  闫希军认为,中医药走向“一带一路”,是中药国际化进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他将中药国际化道路概括为“三步走”:第一步,让中药“走出去”,直面国外消费者;第二步,让中药“走进去”,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医药市场的注册和研究体系;第三步,让中药“走上去”,走向产业高端,走向医保目录和临床一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将支持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中药企业等运用现代科技和中药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多领域、跨学科联合攻关,并推动产品、技术和服务转化,推动成熟的中药产品以药品、保健品等多种方式在“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进行注册,实现卫生资源共建共享。


热门资讯